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 15. #27 蕊熒&Lui:在德国读非洲研究本科是什么体验?

    58:09
    介绍:德国竟然还有英语授课的非洲研究本科课程?我们的两位嘉宾为何选择了这个专业?又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德国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yreuth)两位本科生蕊熒和Lui,她们在节目中介绍了这所非洲研究顶尖高校的概况以及所在的非洲文学与视觉艺术专业(African Verbal and Visual Arts: Languages, Literatures, Media and Art),并分享在去殖民语境下就读这一课程的体验和感受。01:39 机缘巧合进入非洲研究本科专业03:58 从泰国的交换生到埃及的中文教师 06:08 从教育学到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研究07:40 对北非的共同兴趣09:50 专业设置:三个方向、两门非洲语言、辅修课12:56 策展方向的课程15:34 国际化的同学圈子18:34 独特的小语种教学模式 20:45 “市场导向”靠谱吗?24:45 与非洲多所大学合作的“精英集群”非洲研究(Cluster of Excellence: Africa Multiple)29:07 大学附属的非洲当代艺术机构Iwalewahause35:10 课程的去殖民: 反思知识生产的历史和权力关系 46:16 Sabelo J. Ndlovu-Gatsheni教授:African研究和Africanist研究47:26 拜罗伊特的去殖民50:11当前的研究与未来的计划相关链接:拜罗伊特大精英集群Africa Multiple项目官网:https://www.africamultiple.uni-bayreuth.de/en/index.html African Verbal and Visual Arts(AVVA)项目官网:https://www.avva.uni-bayreuth.de/en/index.htmlEuropean Interdisciplinary Master African Studies (EIMAS)项目官网:https://www.eimas.eu/en/
  • 14. #26 唐敏:亚洲与非洲的城市边缘社区与青年生活

    01:20:27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目前就职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唐敏老师。唐敏老师在肯尼亚、印度、土耳其等亚非国家进行过长期的田野调研,并参与贫民窟学校建设等实践项目。今年暑假,唐敏老师和北京大学的程莹老师以及印度孟买的Anuj Daga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组织了一场城市空间与青年艺术的工作坊。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从这个工作坊说起,和唐敏老师一起聊一聊她长期关注的亚非地区/全球南方的城市化和城市边缘社区、青年与艺术、 全球南方相关的知识共同生产等话题。本次的背景音乐是尼日利亚工作坊和后续slumparty活动期间,亚非贫民窟艺术家合作且未发表成果:“Welcome to the Slum Party”(创作者和演唱者:Nitesh Patel、Amara Fleur)和“Back to Back”(创作者和演唱者:Nitesh Patel、Abdul Kareem Adama、Daruzee、Miliganti)。Nitesh Patel是孟买达拉维的贫民窟rapper,Amara Fleur是来自南非的歌手,Abdul Kareem Adama,、Daruzee和Miliganti 三人则是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贫民窟歌手。对“Youth on the Move-Performing Urban Space in the Global South流动中的青年——表演性视角下的全球南方的城市空间与日常实践”项目感兴趣的听众,欢迎访问网站和加入mailing list:https://www.asiaafricayouth.com 时间线01:19 拉各斯青年表演工作坊缘起:从北京、上海、孟买出发03:49 在拉各斯研究协会年会期间带着参会学者乘坐小巴(Danfo)穿梭城市空间观看表演06:45 以“表演视角”连接变化中的城市与流动的青年08:33 如何定义全球南方的青年:社会、自我与城市空间12:01 学术历程:从伊斯坦布尔的非正规社区到全球南方边缘社区比较研究,从关注空间到关注人的实践16:00 从实践进入非洲城市:在肯尼亚贫民窟的中国青年公益组织17:45 在巴黎的难民营做志愿者19:31 术语来源与使用:非正规社区、贫民窟、边缘社区22:04 正规与非正规、边缘与中心之间的流动23:57 地理与社会经济层面的“边缘” 25:31 富人也有非正规26:53 南非township28:43 为什么对贫民窟感兴趣29:50 贫民窟或者城市边缘社区的建成史:孟买达拉维和内罗毕马萨雷的案例32:57 边缘代表着新的机遇36:31 城市边缘社区的青年:长期居民、暂居者、“候鸟”41:40 贫民窟青年多元生活轨迹:逃离还是留下46:10 为什么贫民窟要有艺术实践:艺术作为发声工具52:05 贫民窟里的饶舌歌手 @DIVINE、@7Bantai'Z、@Dharavi project54:03 肯尼亚基贝拉贫民窟走出来的摄影师 @kiberastories55:04 肯尼亚的“贫民窟精神/心态”56:56 “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普通人”59:23 全球南方的研究路径63:25 从全球南方的经验看巴黎的“难民营”66:50 在中国关注亚非城市研究72:06 “流动的青年”讲座系列 (注册链接:https://www.asiaafricayouth.com/online-lecture-series )2023年拉各斯研究协会年会期间的表演工作坊相关推荐Phadke, Shilpa., Khan, Sameera., Ranade, Shilpa. Why Loiter? Women and Risk on Mumbai Streets. India: Penguin Books, 2011.印度有嘻哈 Gully Boy(2019)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786241//公众号:流动中的亚非研究唐老师的部分作品:城市此刻|占领巴黎:作为事件的营地 https://mp.weixin.qq.com/s/knNrzMNQlBEWuT9NxW9Sfg 「包装」孟买达拉维 https://mp.weixin.qq.com/s/aYROS4qRZevvXwAJ7vgudQ
  • 13. #25 Sabby:摇篮曲、男人和政治|索马里女性诗歌

    01:14:59
    介绍:说起索马里,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海盗和冲突,很少人了解索马里漫长丰富的诗歌传统。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诗人、作家和索马里文学研究者Sabby带我们走进这个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女性诗人的创作。女性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参与公共事务的言说?文化和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创作?Sabby将在节目中分享她对索马里女性诗歌的研究,以及她在学术之外的文学创作。时间线:0:46 如何进入索马里女性文学研究3:30 索马里文学80%都是诗歌05:53 丰富的口传文学传统07:40 索马里语文字化历史09:23 南北部文明差异11:38 从伦敦的索马里文化节进入田野13:52 诗歌研究的田野工作16:47 为什么是“摇篮曲、男人和政治”17:38 索马里诗歌体裁划分20:22 代代相传的摇篮曲22:06 诗歌创作与性别结构25:20 为什么少有女性诗人作品流传26:13 gabay严格的体裁规范29:41 索马里当代诗歌仍然注重韵律要求 31:29 如何在诗歌中聊男人?35:01 摇篮曲Tolyare,演唱者Maryan Anshur 37:21 “不要嫁小部族的男人”38:16 诗人Caasha Luul42:42 作品Dookh (taste)“如果你不是那点盐就不行”44:07 诗歌Calaf狂喷渣男47:17 雨的意象:珍贵48:42 女性书写战争的诗歌Waad Garan Lahaydeene  ,诗人Saado Cabdi54:39 诗歌的传播:口头表演和印刷品58:10 战争成为女性通过诗歌参与公共空间的契机61:02 Sabby的创作:诗歌、小说、同人文65:00 平衡业余创作与博士论文68:04 索马里安全吗:尊重当地文化,学好语言73:54 摇篮曲Tolyare注释:1 索马里诗歌类型maanso主要包括gabay、geeraar、jiifto和 buraambur四种体裁;hees包括hees cayaareed(dance songs,舞蹈歌曲)和hees hawleed (work songs,劳动号子)。节目中有具体介绍。2 索马里大流散指1991年Siyaad Barre政权被推翻及索马里内战连年战乱所伴随的大批人口流散。Sabby推荐:Zainab Mohamed Jama. “Fighting to be heard: Somali Women’s poetry” in African Language Cultures 4.1 (1991), 43-53.Martin Orwin,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n War and Peace: An Anthology of Somali Literature ed Rashiid Sheekh Cabdillaahi ‘Gadhweyne,’ 93-98Sabrina Li, “A Somali Mother’s Concerns in a Cradle Song, Metapsychosis”, 2023. https://www.metapsychosis.com/a-somali-mothers-concerns-in-a-cradle-song/索马里儿歌:https://www.youtube.com/@SomaliKidsSongs Sabby创作:https://matters.town/@switz 
  • 12. #24 刘少楠:尼日利亚华侨华人史话

    01:27:39
    非洲的华侨华人群体,不管是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地的老华侨,还是新世纪的务工人员和小商人,都是曾是我们往期播客的主题。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刘少楠老师来聊一聊此前鲜有研究的一个华人群体——上世纪中叶从香港前往尼日利亚投资轻工业的华人企业家。我们的讨论围绕着他2021年出版的博论专著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esence in Nigeria (1950s–2010s): Factories, Commodities, and Entrepreneurs,涉及了尼日利亚工业化政策与华人在尼日利亚的历史与挣扎。此外,刘老师还分享了许多没有写进书里的话题以及在尼日利亚查档案、做采访的经历。时间线00:32 嘉宾自我介绍01:50 为什么选择研究尼日利亚华人华侨史05:45 「尼日利亚四大(华人)家族」的由来08:01 从上海到香港的出口导向轻工业11:10 20世纪中叶尼日利亚的工业刺激政策15:41 50年代中后期陆续前往尼日利亚投资设厂的香港企业家16:44 比较视角下华人在其他西非国家的投资设厂19:35 英帝国体系下的商品和贸易往来20:40 「上海话」成为尼日利亚搪瓷生产协会工作语言21:52 「四大家族」 在尼日利亚和华人社群中的影响力25:12 华人与黎巴嫩人、印度人尼日利亚搪瓷行业的竞争与合作29:12 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后华人企业的起伏36:15 比夫拉战争对在尼华人的影响38:22 华人企业生产的搪瓷进入本土文化52:33 华人纺织厂里的尼日利亚工人56:26 从华人纺织厂俱乐部出道的尼日利亚足球明星59:44 中国进口产品成为压垮尼日利亚本土工业的最后一根稻草62:12 改革开放后的华人新移民68:20 尼日利亚拉各斯中国城的沉浮76:10 历史学家的田野经验:口述史和档案的挑战85:30 未来的研究计划图片1 尼日利亚家用搪瓷四件套图片2 搪瓷嫁妆堆满屋名词解释:比夫拉战争(Biafran War):又称尼日利亚内战,是于1967至1970年间尼日利亚政府与东南部伊博人聚居区的比夫拉共和国之间进行的战争。最终比夫拉共和国宣布投降,重新并入尼日利亚版图。文献推荐:Liu, Shaonan. 2019. “China Town in Lagos: Chinese Migration and the Nigerian State Since the 1990s.”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April, 0021909619845015. https://doi.org/10.1177/0021909619845015.———. 2020. “Symbol of Wealth and Prestige: A Social History of Chinese-Made Enamelware in Northern Nigeria.” African Studies Review 63 (2): 212–37. https://doi.org/10.1017/asr.2020.15.———. 2022.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esence in Nigeria (1950s–2010s): Factories, Commodities, and Entrepreneurs. Taylor & Francis.Xiao, Allen Hai, and Shaonan Liu. 2021. “‘The Chinese’ in Nigeria: Discursive Ethnicities and (Dis)Embedded Experienc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50 (3): 368–94. https://doi.org/10.1177/0891241620986838.刘少楠:《中国搪瓷与尼日利亚家用容器的历史变迁》,《中外关系史研究》第1辑,2023年。https://mp.weixin.qq.com/s/pu3W75QbGINERoDsEV7hrw
  • 11. #23 潘华琼x张一哲x闫波桥:风波中的尼日尔共和国

    01:07:36
    近期,西非国家尼日尔面临着又一次的政治风波,眼下的发展有点扑朔迷离。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潘华琼老师以及她的尼日尔国别研究团队——曾在西非工作数年的张一哲和北大历史系博士生闫波桥,三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尼日尔的所见所闻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时间线00:15 嘉宾介绍02:12 尼日尔初印象:恶劣气候、贫困与落后的基础设施04:11 尼日尔大巴之旅07:34 尼日尔地理历史概况10:23 当地人的日常:从尼亚美的富裕人家到阿加德兹的妇产医生13:02 从撒哈拉商路到通往欧洲的“非法移民”通道16:08 尼日尔的中国企业和个体17:39 法国在尼日尔的铀矿勘探与开采20:50 尼日尔的外国驻军24:51 尼日尔与萨赫勒地区的不稳定因素28:01 尼日尔的多元族群33:08 萨赫勒地区政治变动中的尼日尔37:05 尼日尔独立以来的政局变化44:05 尼日尔与非洲国家的武装力量44:27 更正:目前尼日尔军队人数约为3-4万48:10 民众态度、反法情绪和M62运动50:30 尼日尔与法国、俄罗斯的纠葛52:17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与行动60:01 对未来可能的影响 推荐阅读Rahmane Idriss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Niger (Fifth Edition),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20. Marc-Antoine  Pérouse de Montclos,Une guerre perdu: La France au Sahel. Paris: J. C.  Lattès, 2020.
  • 10. #22 王维:漂洋过海的婚姻|中国与埃塞尔比亚的跨国夫妻

    01:13:35
    随着中非交往的增多,中国人和非洲人之间的跨国婚姻在近年备受关注。本期节目的嘉宾王维博士在香港大学就读期间曾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深入调研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跨国婚姻现象。中国丈夫与埃塞妻子如何相识并结成婚姻关系?他们的家庭生活如何?这些跨越肤色、国籍和文化的夫妻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又有什么样的温馨故事?当我们谈论这些跨国婚姻中的“关系”与“爱情”时,我们又在谈论什么?时间线0:25 嘉宾介绍1:06 研究肇始:从广州到亚的斯亚贝巴的中非跨国婚姻4:33 田野中的身份:寻找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平衡感 10:17 广州与亚的斯亚贝巴的跨国婚姻异同11:43 为什么关注正式注册的婚姻关系14:36 在埃塞俄比亚的中埃夫妻数量15:36 家庭网络与婚姻中介之外的中埃跨国婚姻 21:49 中埃跨国婚姻的特殊性23:10 中国作为婚姻移民目的地缺乏吸引力?30:00 中国丈夫的应对之道 31:51 中国人在埃塞的负面形象34:39 形象的改变需要时间劳动40:06 中国的婚姻移民政策41:42 跨国婚姻家庭中的交流与矛盾47:06 中国工人为什么选择在埃塞建立跨国婚姻51:08 中国长期劳工作为婚姻中间人56:32 跨国婚姻中的幸福故事59:10 跨国婚姻中的种族因素64:30 国内婚姻市场边缘人群成为跨国婚姻的重要参与者67:49  跨国婚姻里的爱情提到的书籍:Driessen, Miriam. Tales of Hope, Tastes of Bitterness: Chinese Road Builders in Ethiopi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Hairong Yan, Sautman Barry & Yao Lu (2019) Chinese and ‘self-segregation’ in Africa, Asian Ethnicity, 20:1, 40-66, DOI: 10.1080/14631369.2018.1511370.
  • 9. #21 Luyolo x 灵修&Jerry:非洲的科技、创业与青年(下)

    01:06:25
    介绍:在非洲如何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占人口大多数的青年又如何参与?作为中国投资人如何支持非洲科技创业?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国内创投公司Roselake Ventures和南非科技创业公司Qwilli进行一次联动。讨论分为上下两期。在上期节目中,Roselake的两位创始人Jerry和灵修和我们分享了非洲的科技发展、创业生态以及他们的投资故事。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南非青年Luyolo加入对话。Luyolo曾经在北京留学,毕业回国后和伙伴们一起创立Qwilli,并获得Roselake的投资,通过电商平台为小规模创业者与边缘人群提供经济参与的机会。在节目中,Luyolo与Roselake的两位嘉宾和我们聊了聊非洲的非正式经济、青年发展以及Qwilli公司的成长与未来。本期受权分享南非著名爵士音乐人Feya Faku的作品Broken Light (for Steve Biko)。Feya Faku的更多作品可以在以下平台听到:https://music.apple.com/za/artist/feya-faku/256455919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1dfNDAODPlsiimrbpTuvXb 03:10 Luyolo:从南非汉语桥冠军到北大研究生06:04 在燕京学堂开始学习中国发展经验09:48 创业初衷:“能为非洲的发展做什么贡献?”11:30 创业项目Qwili:小微商家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市场18:30 Roselake投资评价:“有韧性的团队,在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21:05 Qwili的成长历程23:10 具体服务和目标消费者人群25:14 用户群体画像25:47 公司的融资速度26:22 中国经验对Qwili的启发29:51 非洲的非正式经济34:43 青年人的潜力与经济参与: “一台智能手机也是基础设施” 38:56 南非限电带来的挑战与契机42:41 Luyolo身边青年人的生活状态46:09 南非青少年升学比例与就业现状50:50 辅助当地青年就业的社会组织53:12 对Qwili的未来构想57:03 致中国出海企业:年轻人只是缺一个机会58:50 歌曲Broken Light (for Steve Biko)相关链接:Qwili官网:https://qwili.africa Roselake Ventures官网:https://www.roselake.vc (网站上有所投资项目的介绍与链接)Roselake Ventures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qQjbUVTwZurwdN3KLgpQhA 
  • 8. #20 灵修&Jerry:非洲的科技、创业与青年(上)

    01:16:20
    在非洲如何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占人口大多数的青年又如何参与?作为中国投资人如何支持非洲科技创业?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国内创投公司Roselake Ventures和南非科技创业公司Qwilli进行一次联动。讨论分为上下两期。本期邀请Roselake的两位创始人Jerry和灵修,和我们分享非洲的科技发展、创业生态以及他们的投资故事;下期特别邀请Qwilli的创始人Luyolo加入,一起和我们聊一聊非洲的非正式经济、青年发展以及Qwilli公司的成长与未来。本期受权分享南非著名爵士音乐人Feya Faku的作品Impilo。Feya的更多作品可以在以下平台听到:https://music.apple.com/za/artist/feya-faku/256455919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1dfNDAODPlsiimrbpTuvXb 时间线:00:44 灵修与Jerry和非洲的渊源02:51 Jerry对加纳的初印象:“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05:16 非洲科技峰会(Africa Tech Summit) 观察:气候科技是热点、亚洲面孔增多08:19 热门的气候科技子行业:太阳能、绿色出行、农业科技09:53 在内罗毕参观创投机构Antler、麦肯锡与当地电动摩托公司ROAM12:00 内罗毕为什么成为东非的科技中心14:03 内罗毕的交通设施与出行手段15:59 科技创业与基础设施及当地的数字化素养20:06 肯尼亚的数字支付普及率高及其原因24:49 非洲本土不同赛道的科技创业与亮点:供应链、零工经济、交通运输33:14 Roselake的特点与优势:非洲本土视角、借鉴中国经验与资源35:32 投资前:项目筛选、创始人团队与市场机遇的评估39:15 投资后:商业模式优化、 资源与信息对接、后续融资42:20 为什么非洲创业公司会模仿西方商业模式44:20 目前投资的公司都在稳步发展45:49 非洲互联网创业生态非常新48:26 为什么2019年是非洲大陆科技创业的标志性时间点51:17 疫情之后的创业生态:互联网渗透率提高、开放后经济反弹53:39 非洲与拉美和东南亚市场的比较59:13 案例分享:Treepz(大巴运输)和Gigmile (零工经济)65:26 非洲创业者中的女性66:27 Roselake投资理念:数字经济、本土创新、关注非正式经济68:42 下期预告与歌曲Impilo相关链接:Roselake Ventures官网:https://www.roselake.vc (网站上有所投资项目的介绍与链接)Roselake Ventures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qQjbUVTwZurwdN3KLgpQhA Qwilli官网:https://qwili.africa  非洲科技峰会官网:https://www.africatechsummit.com 
  • 7. #19 马骏:斯瓦希里语、「巫术」和《古人祠堂》

    01:01:31
    在本期节目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斯瓦希里语专业的马俊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在坦桑尼亚学习斯瓦希里语的故事、斯瓦希里语文学中发展历史、​​​​「巫术」及其在著名斯语小说《古人祠堂》 (Mzimu wa Watu wa Kale)中的呈现。本期节目受权分享马达加斯加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人Jean-Luc Raharimanana的作品,声音片段来自他在今年5月20日在德国拜罗伊特斯瓦希里语论坛上印度洋主题演奏的现场录音。Abdilatif Abdalla 是肯尼亚的斯瓦希里语诗人,曾获得肯尼亚塔文学奖,著名诗集有Sauti ya Dhiki。时间线00:52 班图人与班图语01:45 斯瓦希里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非洲本土语言02:50 斯瓦希里语使用的地区、人群和书写方式06:24 受到多元影响的斯瓦希里文明07:26 斯瓦希里语文学的发展脉络:口述文学、欧洲影响下的书面文学10:03 口头文学与口述文学(Fasihi simulizi)的不同12:35 班图人成年礼仪式中的“讲述”16:23 斯瓦希里语(传统)戏剧17:18 Ajami影响下的斯语诗歌19:54 知名斯瓦希里语写作的诗人22:31 斯瓦希里语中的“巫术”24:55 如何看待“巫医”25:49 约奥人(Yao)与uganga“巫术”29:03 “巫术”作为日常生活文化习惯29:40 “巫术”作为弱者在生活中保持主动的武器31:08《古人祠堂》和其作者Muhammed Said Abdulla33:40《古人祠堂》对社会的评论和“巫术”情节48:10 癫痫与通灵51:33 Wachawi对于圈子内外界限的影响53:34 巫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58:16 阿卜杜拉(Abdilatif Abdalla)的诗:真相是苦涩的播客中提到的的小说《古人祠堂》 (Mzimu wa watu wa kale)《要命还是要灵魂》(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Wizard of the CrowSauti ya Dhiki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