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澳門學16號
EP 54. 本地新興畫廊的求生之道(含招聘)ft. Humarish Club 總經理Florence(普通話)
Season 1, Ep. 54
•
人們常說澳門是「文化沙漠」,為何一間新興畫廊選擇紮根澳門?
📣訂閱連結
---
今集內容,客席主持澳門大學楊鳴宇找來畫廊總經理Florence 聊天,談談畫廊的經營與工作日常。
節目上部份,Florence 介紹了其任職畫廊Humarish Club 的主打理念,作為新興畫廊近年如何創新,什麼東西又賣得最好?
在澳門,推廣甚至欣賞藝術作品仍是起步階段,Florence 日常到底要做什麼推廣?如何和世界各地藝術家打交道?這些藝術家又如何看待澳門市場?
最後 Florence 亦托我們節目,為畫廊招聘她所謂「有趣靈魂」的本地人才,如果你對藝術銷售的工作有興趣,或純粹想要一窺畫廊日常,不要錯過今集內容。
More episodes
View all episodes
83. EP83. 澳門首個「書本盲盒服務」?
38:12||Season 1, Ep. 83近年數據看,澳門人似乎熱衷閱讀,卻不符今集Jasper 和阿恆的印象以及看到的情況。兩人又是如何選擇合適書籍?有何選書準則與工具?又是那本學術書籍惹來阿恆連連批評?節目下部份,兩人代表16號,誠意推出籌備已久的澳門首個「書本盲盒服務」。什麼叫盲盒選書?兩人希望透過服務達到什麼目的?實際執行將如何?如果你也是閱讀愛好者,或希望在閱讀習慣上加添些驚喜、神秘與趣味,歡迎收聽今集內容並參考連結的 「書本盲盒服務」。時間軸:(00:26) 澳門閱讀現況與個人閱讀習慣(07:46) 學術書籍的批判性閱讀與評價(17:05) 演算法困境與為何推出 「書本盲盒服務」參考資料開袋有益(澳門首個書本盲盒計劃)goodreads豆瓣讀書EP60. 商業模式、讀者群像與世代焦慮,專訪澳門獨立書店「邊度有書」82. EP82. 那些被取消現金分享的人
01:19:30||Season 1, Ep. 82如何看待「留澳貢獻論」?情感真受傷害?又如何看待澳門未來? 👉訂閱連結今集內容,Jasper 訪問四位因長居香港、台灣與英國而被取消現金分享資格的澳門人,面對以上問題,他/她們有的淡然面對,表示「早就預計」;有的則說是「他朝君體也相同」。當網上充斥社會對立言論,我們希望透過這集,至少讓某些聲音能完整被聽見。如果對相關議題有興趣,或同樣是被影響的澳門人,歡迎收聽今集內容,或留下你的想法。(0:15) 前言(01:12) 受訪者A君(香港)(19:28) 受訪者Eric(英國)(40:13) 受訪者小美(香港)(56:50) 受訪者Nero(台灣)81. EP81. 澳門平民房屋史、123事件與殖民管治 ft. 《澳門平民房屋》 作者勞加裕、陳家然
01:12:23||Season 1, Ep. 81「在平民房屋上,澳葡政府絕非不作為」今集內容,Jasper 邀請澳門史新書《澳門平民房屋》的兩位作者Alex和Caspar,討論新書內容與延伸議題。節目上部份,兩人先分享研究動機與如何利用史料還原1930到1980年間,超半世紀的平民房屋史。澳門的平民房屋發展絕非一帆風順,當中亦經歷幾次重大變革,背後有何動力?澳葡政府在當中又遇到什麼困難?其中一個重大困難,應是1966年的「一二三事件」,兩位作者亦講述這次事件對平民房屋政策的影響,其間接影響更是深遠,值得討論。節目下部份,三人延伸討論其他問題。例如當一般認為澳葡政府無甚作為,從平民房屋上又應如何評價其能力?「外國勢力」與本土資本亦曾在平民房屋發展扮演不同角色,它們是如何出現與消失?今集內容涉及大量澳門史新舊內容,有興趣的爐友不要錯過。參考資料訂閱連結《澳門平民房屋:建築與歷史(1900 - 1980)》80. EP80. 屠龍者還是惡龍?新聞、傳統媒體與AI
40:09||Season 1, Ep. 80今集內容,Jasper 和阿恆討論一個議題:大家今天是如何吸收新聞資訊?節目上部份,兩人先分享自身從中學開始到現在獲取新聞方式的變化。大家中學看的是什麼校內報紙?後來社交媒體興起、獨立新聞到YouTube,大家是如何滿足即時報導、深度調查與觀點評論這三大資訊需求?AI這類能與使用者無限互動的新技術,正激進地重塑人們與資訊關係,人們直接用AI尋找答案,甚至減少使用傳統資訊搜索方式(如google)。節目下部份,兩人從大家如何使用AI獲取資訊出發,討論其將如何改變人類與新聞的關係。不斷精準的演算法、大公司對技術的掌控、人性等等,我們在將AI納入資訊獲取方式的同時,如何思考背後的優缺點?科技屠龍者終成惡龍嗎?參考資料訂閱連結Google 新聞EP66.(番外篇)我的知識管理史報導者The Reporter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不明白播客79. EP79. 澳門街拍、P圖與攝影背後的權力關係 ft. 澳門「方言社」Alan
50:36||Season 1, Ep. 79「不是賭場,就是小城,其實亦是刻板印象」近年一些拍攝澳門舊建築與爛屋,以及因citywalk興起的澳門街拍都在社群媒體上吸引不少眼球,這種影像潮流有背後原因嗎?藝術攝影者又如何看待?今集內容,Jasper 和澳門獨立攝影社「方言社」的Alan,一起討論關於澳門攝影文化的各種議題。節目上部份,Alan 嘗試分析影爛屋的背後成因,他認為與近年社會發展和外部刻板印象有關,他一再強調攝影作為一種民主媒體,必須思考背後的權力機制,亦分享自身作品是如何回應與突破。從街拍、P圖到AI製圖,這些作品與技術在近年不斷挑戰人們對何為真實影像的定義,但Alan卻認為這些疑問大多沿於人們未清楚理解何為真實,而人們對所謂 「紀實攝影」 亦多有誤解。節目下部份,Alan從「紀實攝影」談開去,既講述該類攝影的發展史,同時亦討論澳門攝影文化的現況。如果你亦是澳門爛屋與舊建築的愛好者,或一直想要了解如何「正確」欣賞攝影,不要錯過今集內容。參考資料:【講座】 澳門特色的群眾行為:研究方法與觀察:現場票|線上票訂閱連結方言社方言社攝影圖書室78. EP78. 澳門讀文科=乞食?來自兩位文科仔反思
37:07||Season 1, Ep. 78當今澳門,什麼人適合讀文科? 👉訂閱連結今集內容,Jasper 和阿恆繼之前討論「文科仔金錢觀」的議題後,延伸討論另一問題,即當今世道,讀文科在澳門「搵食」(找工作)還有否前途?節目上部份,兩人先討論各自從中學到大學,是如何選擇專業。各人在當時接受的資訊與社會氛圍,如何左右了個體選擇。又到即將大學畢業時,大家是如何規劃與面對回澳門或在異地求職的問題?Jasper 大學畢業時澳門仍處黃金年代,「工找人」仍是常態;但到阿恆碩士畢業,卻要面對寄投N封求職信均無回音的惡劣環境。節目下部份,兩位文科仔借自身求職經歷,反映近年澳門經濟與職場環境如何變遷,看到了什麼現象,以及文科仔如何由 job hunter 變成 loser 的過程。最後,兩人亦分享自身認為怎樣的人與條件,在當今澳門適合讀文科。如你也是被現實毒打的文科仔,歡迎收聽此集抱團取暖。參考資料: 訂閱連結EP75. 澳門翻譯界、AI 衝擊與行業現況:專訪本地資深譯者 PansyEP59. 文科仔談錢🤑甄慶悅讀政經-數據反映不到的失業:澳門人搵工超艱難!77. EP77. 何謂 「西客」?來自澳門資深零售的前線觀察|澳門人返馬交工 #1
42:30||Season 1, Ep. 77澳門Sales 眼中,那個地方的遊客最「西」? 👉訂閱連結今集內容,Jasper 請來十年零售經驗的Harold,一起聊聊澳門侈奢品行業內幕與近年大環境變化。節目上部份,Harold 分享他是如何看待各國遊客,在他眼中「西客」的嚴謹定義是什麼?如果要強行排名,那個地區的客人最難搞?原來各大侈奢品店都有內部手冊,從如何處理各種奇難雜症,到心理戰讓客人付錢,Harold 認為最有效的「招數」是什麼?他看到的頂級sales又是如何服務客人?另外,兩人亦討論了近年澳門零售業狀況。從Harold 說的「客人追你買野」的黃金時代,到現在說只是「夕陽行業」,他認為那些政策在發揮作用?最新的行業變化又是什麼?最後,依照「澳門人返馬交工」系列慣例,Harold 推薦了適合入行的人格特質,那類零售行業仍有發展空間等等。如你對各國西客也感興趣,或純粹想入行賺快錢,今集都會有所得著。76. EP76. 生育、賭場與公眾諮詢:三篇去年最愛文章分享
35:15||Season 1, Ep. 76澳門人如何才生育?👉訂閱連結如何看待賭場 「野蠻擴張」?又公眾諮詢制度發生什麼事?今集內容,Jasper 分享三篇去年最愛文章,這三篇文章與研究的寫作動機來自當時發生的社會事件,一年過去,這些事件與議題同樣有不同的後續發展。值得我們重新作討論。參考資料:訂閱連結派錢就生?養兒防老?澳門職業女性生育意願研究具民意的野蠻擴張?澳門博彩業與抗議的研究填海,其實是一部澳門公眾參與消亡史EP61. 崔世安做左乜 X 野?|澳門選舉專題 0275. EP75. 澳門翻譯界、AI 衝擊與行業現況:專訪本地資深譯者 Pansy
41:49||Season 1, Ep. 75澳門的翻譯業者做什麼?👉訂閱連結今集內容,Jasper 請來入行八年的本地資深譯者Pansy,聊聊行內狀況、前景及面對AI的衝擊。節目上部份,Pansy 先分享自己的入行經歷、行內競爭狀況與日常工作內容。我們會了解澳門譯者的主要服務對象;行內有那些主要業者;以及從入行到成為資深譯者的 「升級」 過程。「AI 將取代譯者」 是目前業界的熱議題,人們已經用上各種AI工具快速處理語言,譯者還重要嗎?現在入行是否好時機?節目下部份,我們討論了AI取代譯者的可能性。配合自身工作經驗及目前研究,Pansy 坦言譯者面對的挑戰與角色轉變,以及更重要的,自身的應對之道。最後,她也說明怎樣的人適合做譯者與目前的求職現況等。如果你正在考慮入行或對AI議題感興趣,不要錯過這集來自前線業界的觀點。參考資料👉訂閱連結翻譯就是「你給我英文,我給你中文」?香港翻譯「泥水匠」十五年見聞錄译学文献丨大语言模型对译者主体性的冲击及化解策略研究劉世界、張灧、黃立波 - GenAI時代的翻譯倫理:概念重構、倫理變遷與行為選擇